首页 > 业内资讯 > 围棋冠军被机器人打败,人工智能真可以“思考”吗?

围棋冠军被机器人打败,人工智能真可以“思考”吗?

时间:2016-02-05 | 来源:科技日报 | 阅读:159

话题: 人工智能

人类与机器“对决”,意味着什么?

英国《自然》杂志1月28日封面文章称,美国谷歌公司旗下的人工智能软件“阿尔法围棋”(Alpha Go)打败了欧洲围棋冠军樊麾。这是人工智能第一次战胜职业围棋手,国内有媒体以“人类最后的智力骄傲即将崩塌”为题渲染此事,科技日报记者采写的报道则用了这样的标题:“电脑围棋‘大师’挑战人类尊严最敏感地带”。文末引用一位专家的话说:在终极意义上,人工智能战胜人类是“伪命题”,因为只要规则明确,计算机围棋战胜人类“是迟早的事情”。

围棋冠军被机器人打败,人工智能真可以“思考”吗?

而19年前,当IBM公司的超级计算机“深蓝”(Deep Blue)战胜俄罗斯国际象棋大师帕斯卡洛夫时,记者发自美国的一篇述评标题是:“为人类智慧喝彩”。文中表明了如下观点:人类是“深蓝”智慧的源泉。倘若只有棋王取胜才能带给我们如释重负的轻松感,那便是源自一种对复杂事物的肤浅理解。

的确,棋盘虽小,内里乾坤却大。

回想当年,帕斯卡洛夫在与Deep Blue一较高下之前,曾不无豪迈地宣称:“从某种程度上说,这场比赛等于是对全人类的捍卫。计算机在社会里发挥着如此巨大的作用,它们无处不在。但有一条界限它们肯定无法跨越。它们肯定闯不进人类创造力的领域。”据说,后来的失败让卡氏产生了“一种深入骨髓的存在危机感”,尽管他很不服气。此战也被看作是人工智能的转折点。然而,这个话题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争议,有的甚至触及了人工智能的“根子”问题。

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,如美国认知科学家道格拉斯·霍夫施塔特(侯世达)所言:“一旦某些心理机能可以编程,人们很快就不再认为它是‘真正思考’的重要元素了。”这位人工智能研究的先驱者很早就预想过:一个程序只要具有某些基本的启发式规则,再加上计算机在对局时进行盲目的超前搜索时的速度和精度,通过对每种可能的步骤进行分析,就能轻而易举地击败第一流的人类棋手。现在,人们把计算机在对弈时快如闪电但丝毫不涉及直觉的演算,叫做人工智能的“蛮力”下棋法,并提出质疑:它真的“思考”了吗?

腾讯围棋V1.0.0 安卓版

TOP

手游

17
腾讯围棋运营中
腾讯围棋:为广大棋迷打造最好的线上围棋家园
73.53 MB  01.06  赞(913)
安全无广告  需网络
推荐

最新好玩手游

更多

手游风云榜

更多

资讯阅读

更多


湘ICP备2022002427号-8
© 2013~2019 66xz.com 66小吃网